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 由利己開始好辦事

雖然"以利己為出發點"這麼說顯得很功利與自私,但我卻覺得這是要宣導任何正確的價值觀時應採取的方法。

就像是大家都很關心的環保議題,自備購物袋,自備餐具,自備外帶盒等等,很多宣導都在說因為塑膠袋保麗龍不易分解,禍害遺千年。或是說海龜的鼻子被吸管插,大嘴鳥的肚子裡都是塑膠垃圾,他無法進食然後死亡。或是老是開冷氣會讓臭氧層破大洞云云。老實說,以我這凡夫俗子,我確實看不到幾百年後的世界變遷,但我卻願意花心思照顧眼前的自己與家人。


我們家那麼愛親近自然, 愛去自然
當然也關注維護周遭環境, 希望一直有這麼好的生活環境

因此,在幾年以前我如果要外出打包食物,都會自備不鏽鋼套鍋與保溫提鍋。為何?我不想把塑化劑吃下肚。去外面打包食物,那些剛起鍋的炒飯炒麵,熱騰騰又油膩的,放到保麗龍餐盒會立刻侵蝕一個洞,放到號稱耐熱的塑膠餐盒,看了也是令人心驚驚,所以我在點餐的時候就順便把不鏽鋼餐盒遞過去,盒蓋上還貼著"不要辣椒"的圖示。

確實,很多小販看到我的餐盒會愣了愣,但還是會欣然接受這個打包方式。以前每個周六都會去茨廠街買菜兼打包釀豆腐。釀豆腐的湯好好喝,老闆都會給一大包。熱呼呼的湯灌到耐熱塑膠袋裡,提回家耗時20分鐘,覺得每分鐘都有不少毒素滲入湯裡。這可是我們一家四口都要吃的東西啊!於是我在台灣買了一個保溫提鍋,雖然出門買菜會大包小包,但是喝得很安心。

能去戶外走走一直是我們每個周末給自己訂下的目標

自備餐具的好處除了健康,另一點就是可以少洗一個盤子。回到家把不鏽鋼盒和提鍋往餐桌一擺,就可以開吃。以前還要把這些菜餚由塑膠盒或塑膠袋倒出到碗盤上,廚房弄了一堆垃圾,又油膩膩,自備餐盒後,一回到家就可以很快吆喝眾人來吃飯。就連買蛋塔與燒包也是,雖然不是很熱的東西,但是裝在保鮮盒裡就不會有屑屑掉出來,就不怕車子或餐桌長螞蟻。沒吃完也可以蓋上蓋子帶出門當小點心。這就是我所謂的利己。

餐具也是,以前也是會有一套不鏽鋼餐具傍身,但只有在已知要去吃飯的地方是使用免洗筷(泡了很多漂白劑或不知名藥水)時才會拿出來使用。其實吉隆坡大部分的美食街攤位或是餐廳都是採用可洗餐具,已經很少有人用塑膠餐具或是免洗筷,所以幾乎沒有機會使用自己的餐具。但是我爸媽不管到哪都會自備碗筷,因為他們覺得比較衛生(這也是利己)。

打包食物的時候,老闆通常會附上塑膠叉匙,當場退回給他,很多時候常去打包的老闆見鍋如見人,看到你自備的打包盒就知道是你,也不會再把塑膠餐具塞給你。以前拿回家的塑膠餐具也是好好的留著,因為小朋友學校有時勞作,會要家長準備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就派得上用場。


綠色是我最喜歡的顏色

塑膠袋這東西,在宣導自備購物袋時期我都還是老實不客氣地拿店家提供的免費塑膠袋。為何?丟垃圾要用啊!難不成要我自備購物袋,然後掏腰包買塑膠袋裝垃圾?每次購物下來總會蒐集到許多塑膠袋,會把乾淨的,不是分解材質的塑膠袋壓平摺好,裝到大瓶子裡放儲藏室。現在家裡有三桶塑膠袋可以用,我個人不會覺得這樣不環保。而且買散裝水果或青菜通常會有較薄的塑膠袋,也都可以拿來裝少量垃圾,譬如煮完早餐只有雞蛋殼什麼的。這樣家裡每天在出門上班後都是處於無垃圾狀態,又不會用過大的塑膠袋裝太少的垃圾。我個人覺得這樣反而環保又居家衛生。

除了這些可見的,有形的減少塑膠垃圾產生之外,有個看不見的東西,臭氧層,就不是那麼容易被保護。但是我可以很自豪地大聲的說,我家在臭氧層維護上也算是盡了點棉薄之力。因為我家不開冷氣。

這故事要說到幾年前,那時我和鍵哥上班天天吹冷氣,吹到要穿外套。孩子們在安親班也是處於冷氣房的環境,也是每天帶著外套去上學。於是我們在家裡,即使再熱(一兩個月前那種悶熱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也不會開冷氣,目的是希望天天在冷氣房的我們可以有流汗的時候,可以有身體調節體溫的時候。


走在很前方的娘家爸媽也是很惜物念物愛自然

說實在,臭氧層這東西離我們好遠,圖片上又黃又紅又藍的顏色根本看不懂,但是為了健康讓身體機能運作,我們沒有吹冷氣,也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很熱,我們吹電扇,多用濕毛巾擦拭。晚上睡覺,我們舖麻將涼蓆。客廳裡有一台冷氣機的遙控器找不到,也毫無頭緒會在哪裡。孩子們房間的冷氣在我們5年前住進來時就是壞的,也沒換一台新的。

說了這麼多,只是要表達,環保,永續生存對我這市井小民來說太遙遠,我們比較關心的是立即的可見的自身利益。所以那些政策推行者如果能把自己的身分壓低和普羅大眾同一思維,可能能收到較快的推行功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