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 台校與華小之心路歷程

最近對於招弟的小學之路心境轉折起伏之大,實在應該好好記錄一下。

當初思考招弟的就學規劃時,秉持著「華語不可廢」之最高指導原則,學校排名為:政府華小、國際學校、私立學校。台校因為路程過遠不在其列。

國際學校可以學到比較沒有腔調的英文,學校環境又好,制服又漂亮,但是學費頗高,在兩個孩子公平原則之下,想著長遠計應該是負擔不起。而私立學校雖學費較國際學校低,但也是只能學到英文,想著好像還是華小最佳。於是卯起來申請華小。其實很感謝大馬政府讓我們外國人只要比本地人多付一點點的費用,就可以使用當地的教育資源(師資硬體體制等不是我這外國人可以干預與長舌,在此不多說)。

周間的傍晚在KLCC Park玩耍

姊妹互相疼愛

雖然比本地小朋友遲了快3周才入學,但是老師說前幾周是讓小朋友適應學校環境,畢竟很多小朋友沒讀幼稚園,直接從家庭到小學,所以這三周沒耽誤到課業,我是相信了。而招弟確實也很能適應新環境,本身自視甚高,學習上我沒啥好擔心。只是上學後學生龍蛇雜處(用這話形容小孩太誇張,但是真的有聽到招弟說有小一生去高年級教室偷東西),難免學到一些流裡流氣的詞句與行為。而本地孩子說話的口音和台灣人不一樣,我們這些外國人聽了覺得礙耳,總想著要如何矯正發音(其實當地人也才覺得我們口音奇怪吧?!)

更重要的一點,招弟講了4年的英文,程度超乎我想像得好的英文,在進入華小不到一個月後,他不敢開口和醫生說有沒有流鼻水或咳嗽。鍵哥當時很生氣。以至於我們後來聽到台校的英文教學內容有深度,日後銜接回台灣課程沒有問題,甚至還有橋考名額,才兩天的座談(是聚會聊天啦!),台校一下子從名單外跳到第一名,甚至大幅領先華小。

什麼都玩

這鴨子可以雙載嗎?

於是,我們展開了以下密集的一秒鐘幾十萬上下的轉校心路歷程:

3/25(), 3/26()      朋友聚會意見交流,萌生轉台校之意。
3/31()                      去台校和教務組老師會談。準備著手轉校事宜。
4/2 ()                       朋友聚會,華小家長意見交流。
4/3()4/6()        向華小申請所需文件。並跑了三次台校周邊,看補習班,看課後安親。
4/7 ()                       決定繼續讀華小

在這段心境轉折期間,台校路程過遠所衍生的課後安親問題是我和鍵哥最擔憂的因素。台校四點下課,小一幾乎沒有課後活動,我和鍵哥因為要上班,只能把招弟送去補習班或安親班。

參觀了一間補習班,光進門的環境就讓我卻步,加上補習班是教華小課業,招弟下課後只是進去待著等我們去接。光想到他會和同學們格格不入我就很替他難過。若是送安親媽媽,雖然會指導功課,但是我們下班後接到招弟已經是快7點的事。回到吉隆坡也要8點。家庭生活蕩然無存。

壓垮我們轉台校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陪伴」。

上班族還能天天陪孩子玩, 全家每天一起吃晚餐, 真的要珍惜

匯齡姊和台校教務組長提到一點讓我和鍵哥決定續讀華小,那就是:孩子還這麼小,要多陪伴。匯齡姊以過來人的身分說孩子應該就是要去戶外跑跳,體力好自然學習力好,人也開心。教務組長則是在我們去會談時,因為我們問多早可以送到學校,以及討論多晚來接,大約是7am-7pm這種時間概念,他有點不屑與無法諒解的跟我們說:「小朋友不是你們把他送來學校就好了」,言下之意是說他覺得我們是那種把教育責任推到學校的家長,另外也算當頭棒喝我們為何不多陪孩子。

仔細一想,是呀!每天塞在車陣中,或是在交通上往返,大人辛苦,小孩也痛苦,因為公司在吉隆坡,而台校在莎阿南,不管住哪,這之間的交通避不了。而且孩子保鮮期就十幾年,現在不多陪他們以後一定遺憾。華小也不至於太差,好多朋友的孩子讀華小也是乖巧可人又優秀。

招財果然被大家捧在手心

有姊姊真好

於是,我們決定讓招弟繼續讀華小,也讓他在補習班的課程挪前一班,每天6點多就可以接回KLCC,沒下雨的日子在KLCC公園跑跳,下雨的日子去書店看書或手牽手在Mall走走。一家人每天一起晚餐,多了好多陪伴的時間。我們都很開心這個決定。

謝謝珍妮,薇薇安,匯齡姊,安糾,喬伊,奢琳娜,辛蒂等媽媽在這段時間的幫忙與意見給予。學習是個過程,重要的是心態。大家共勉之。

配著公園水舞吃晚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